影视先锋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电影_亚洲在线日韩_欧美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油氣儲運網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QQ快速登錄

一步迅速開始

pdms培訓&項目數字化360網
查看: 9469|回復: 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科研動態] SY/T 0076-2003 天然氣脫水設計規范.pdf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2-4-17 14:55:0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天然氣脫水設計規范.pdf (1.74 MB, 下載次數: 17, 售價: 3 金幣)

! 一般規定
!"#"$ 天然氣脫水裝置包括氣井氣脫水和伴生氣脫水。天然氣
脫水方法應根據油氣田開發方案、油氣集輸系統、天然氣的壓
力、組成、氣源狀況、地區條件、用戶要求、脫水深度等進行技
術經濟綜合比較后確定。

! 本規范中的壓力,除注明外均為絕壓。
" 本規范中采用的標準狀態,除注明外均為#$,!#!%&"’()*。
!"#"% 本規范中的吸收法和吸附法主要應用于天然氣水露點的
控制。低溫法脫水可同時控制水露點和烴露點。
!"#"! 統一規劃,合理布局。氣井氣脫水一般應滿足管道輸氣
要求和用戶用氣要求,伴生氣脫水應與天然氣凝液回收裝置結
合,確定合理的脫水深度。
!"#"& 天然氣含水量及水合物形成條件見附錄+。
!"#"’ 脫水深度的確定應符合以下要求:
———滿足用戶的要求;
———管輸天然氣水露點在起點輸送壓力下,應比輸送條件下
最低環境溫度低’$;
———對天然氣凝液回收裝置,水露點應比最低制冷溫度至少
低’$。
!"#"( 原料氣進脫水器之前應設置進口分離器。進口分離器氣
出口前應設捕霧器除去直徑!#!,以上的所有液滴。進口分離器
可按附錄-計算。含有瀝青膠質顆粒、粉塵或腐蝕物的天然氣,
應設置過濾分離器,防止雜質進入脫水器和增壓機。寒冷地區分
離器應設防凍設施。
!"#") 寒冷地區回收含水液體的管線、閥門和集液包宜伴熱保
— . —
溫,管線安裝應有一定的坡度。
!"#"$ 凝液應全部回收。如不能密閉儲運,必須進行穩定,凝
液穩定應符合現行的國家標準。
!"#"% 汽車用壓縮天然氣增壓后的水露點應符合《車用壓縮天
然氣》!"#$%&’的規定,否則應設置脫水裝置,()!加氣站脫
水裝置宜采用吸附法脫水。
!"#"&# 應充分利用原料氣的壓力能,包括氣井氣的井口壓力和
伴生氣分離器壓力。
!"#"&& 脫水裝置的設置應與天然氣集輸處理系統統籌考慮,符
合產能建設的總體要求。分散的小氣量宜集中脫水。壓力低的天
然氣可根據供氣壓力及處理工藝需要,增壓集氣后再脫水。
!"#"&’ 脫水裝置的處理能力按任務書或合同規定的日處理量計
算。與天然氣凝液回收裝置配套的年工作時間為$%%%*。
!"#"&! 生產中產生的廢水、廢氣、廢渣應進行處理,搞好綜合
利用。“三廢”排放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及當地環保
部門的要求。
!"#"&( 中小型脫水裝置宜采用整體或分塊橇裝。
!"#"&) 滑橇載荷宜按所有設備及部件凈重的#+%,作設計,其
撓度不宜超過滑橇長度的#/&%%。
— + —
! 甘醇吸收法脫水
!"# 工藝方法
!"#"# 甘醇吸收法脫水主要使用二甘醇或三甘醇作吸收劑,應
根據脫水深度的要求進行綜合經濟比較選擇吸收劑。
!"#"$ 甘醇吸收法脫水的工藝計算見附錄!。
!"#"% 甘醇脫水裝置一般包括進口分離器、甘醇—氣體吸收塔、
氣體—貧甘醇換熱器、甘醇再生塔及重沸器、甘醇循環泵、過濾
器、貧富甘醇換熱器和甘醇閃蒸分離器等。
!"#"! 貧甘醇進入甘醇—氣體吸收塔之前宜用脫水后的氣體進
行冷卻。
!"#"& 甘醇閃蒸分離器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要求:
" 富甘醇中有值得回收的烴類,或存在酸性氣體能引起嚴
重腐蝕時,或使用氣動泵作為甘醇循環泵時,應設甘醇閃蒸分離
器。
# 甘醇閃蒸分離器可設置在貧富甘醇換熱器的上游或下游,
閃蒸出的天然氣可作燃料,含硫化氫的閃蒸氣應去火炬。
!"#"’ 重沸器可采用燃料氣直接燃燒加熱、熱媒加熱、電加熱
或其它熱源。設置在處理廠內的脫水裝置的重沸器熱源應與廠內
供熱系統統一考慮。
!"#"( 富甘醇進甘醇再生塔前應設置顆粒過濾器。當原料氣中
含有能引起甘醇起泡的重質烴、化學劑及潤滑油時應設活性炭過
濾器。活性炭過濾器宜設置在顆粒過濾器之后。
!"#") 要求得到高濃度的貧甘醇時,應根據工藝需要和經濟比
較進行選取,較常用的甘醇再生方法有汽提再生法和減壓再生
法。
— $ —
!"#"$ 汽提再生法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要求:
! 汽提氣宜用干燥過的天然氣在貧液精餾柱下方通入,汽
提氣宜預熱。
" 三甘醇再生汽提氣量可參考圖#$%$&估算。
’ 甘醇再生塔頂應設回流冷凝器。利用甘醇—氣體吸收塔
底來的富甘醇冷卻塔頂的蒸汽流,富甘醇進出口宜設手動旁路。
回流冷凝器的熱負荷可取重沸器內甘醇吸收的水全部汽化所需熱
負荷的"()。只在冬季運行的小型裝置可在塔頂裝散熱翅片產
生回流。
!"#"#% 減壓再生法適用于處理規模較大,且不宜用汽提氣的場
合。
!"& 工藝參數
!"&"# 進吸收塔的天然氣溫度宜維持在!(*!+,*,如果等于
+,*宜在進口分離器之前設置冷卻裝置。
!"&"& 進入吸收塔頂層塔板的貧甘醇溫度宜冷卻到比氣流溫度
高&*!!&*,且貧甘醇進塔溫度宜低于&%*。
!"&"’ 甘醇流率的確定必須考慮吸收塔進口處甘醇的濃度、塔
盤數(或填料高度)和要求的露點降。每吸收!-.水所需醇量,
三甘醇為%$%"/’!%$%’/’;二甘醇為%$%+/’!%$!%/’。
!"&"! 吸收塔的操作壓力一般宜大于等于"$(012,但一般不
宜超過!%$%012。
!"&"( 甘醇閃蒸分離器操作壓力宜為%$"3012!%$&"012,宜
先換熱后閃蒸,或在閃蒸分離器內設加熱盤管。
!"&") 常壓再生時,重沸器內三甘醇溶液溫度不應超過"%+*,
二甘醇溶液溫度不應超過!&"*。
!"&"* 正常操作期間,三甘醇損耗量宜小于!(/.//’ 天然氣。
二甘醇損耗量宜小于""/.//’天然氣。
— 3 —
!"# 設備
!"#"$ 進口分離器應緊靠吸收塔。如果來氣較清潔,且含液很
少,進口分離器宜與吸收塔一體,且直徑應與吸收塔相同。分離
器至吸收塔的升氣管管口高度應超過甘醇在停工或操作不正常時
出現最高的液位,并應有防止甘醇溢入分離器的措施。
!"#"% 吸收塔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要求:
! 吸收塔宜采用泡帽塔板或填料,如選用填料塔宜選用規
整填料。
" 塔頂應設置捕霧器,應除去大于等于#!$的甘醇液滴。
% 吸收塔直徑除按本規范第&’(’"條計算外,尚應對塔板
進行水力計算并調整計算塔徑。實際塔板數或填料高度應根據露
點降、甘醇循環流率及貧甘醇濃度確定。
) 板式塔的板間距不應小于(’)#$,捕霧器到氣出口的間
距不宜小于塔內徑的(’%#倍。頂層塔板到捕霧器的間距不應小
于塔板間距的!’#倍。
# 填料塔應做到甘醇和進氣均勻分布,防止壁流和溝流。
!"#"# 甘醇閃蒸分離器可按式(&’(’))計算。用于兩相(氣
相、甘醇)分離時,宜采用立式分離器;用于三相(氣相、甘醇
和液烴)分離時,宜采用臥式分離器。
!"#"! 甘醇循環泵應根據具體情況選用電動泵或氣動泵。采用
往復式泵時,泵出口應設防止脈動的緩沖設施。
!"#"& 顆粒過濾器應除去#!$以上的固體雜質,使甘醇中固體
雜質的質量濃度低于(’(!*。活性炭過濾器應保持!$" 截面積
上能通過(’+,-/.溶液,過濾器的筒體長度與直徑比宜為%"#。
!"#"’ 重沸器的設計壓力不應小于(’!!(%/01或其充滿水的靜
壓中之較大值,平底封頭的變形應限制在直徑的!/#((范圍內。
!"#"( 采用三甘醇脫水時,重沸器火管表面平均熱通量的正常
范圍是!,23/$"""#23/$",最高不超過%!23/$"。燃燒器火
焰形狀和火焰長度的設計應避免在火管處產生熱斑,管壁溫度宜
— , —
在甘醇分解溫度以下,最高不超過!!"#。重沸器內甘醇溶液液
位至少應比火管頂部傳熱管高"$%&&。
!"#"$ 通過火管橫截面積釋放的熱量由燃燒器調節。自然通風
式燃燒器的火管橫截面熱流密度不宜大于’(%%)*/&!。
!"#"% 火管的最小壁厚不應小于’&&(包括腐蝕裕量),并應
考慮甘醇對火管的浮力。
!"#"&’ 煙囪抽力應大于煙氣流程總阻力的"+!倍,計算時應計
入當地海拔高度。
!"#"&& 甘醇再生塔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要求:
" 甘醇再生塔宜采用不銹鋼填料,其塔直徑應按填料塔的
操作氣速度及噴淋密度計算。
! 中小型裝置的甘醇再生塔宜與回流冷卻器、重沸器、貧
液精餾柱和緩沖罐用法蘭連接成一體。
, 塔頂回流冷卻器應確保不會泄漏。塔頂的蒸氣排出管線
安裝時應有一定的坡度,并保溫。
- 對于連接一體的再生塔,宜安裝兩個吊耳,以便在維修、
更換、運輸和安裝過程中,由提升機械吊裝。
$ 貧液精餾柱應裝填料,宜根據噴淋密度的大小進行設計。
!"#"&( 甘醇緩沖罐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要求:
" 甘醇緩沖罐可與貧富甘醇換熱器合為一體,熱貧甘醇應
被冷卻至泵所允許的溫度。
! 甘醇緩沖罐宜采用臥式容器,應有足夠的容積處理在開
工、正常操作和停工時的液量波動。
, 甘醇緩沖罐的液位高度應能保證甘醇泵所需要的液體壓
頭。
!"#"&# 氣體—貧甘醇換熱器宜設在吸收塔的外部。
— . —
! 吸附法脫水
!"# 工藝方法
!"#"# 吸附法脫水適用于水露點要求較低的場合。
!"#"$ 吸附法脫水常采用的吸附劑有氧化鋁、硅膠和分子篩。
應根據工藝要求作經濟比較,選擇合適的吸附劑。吸附劑的選擇
應符合以下原則:
! 分子篩脫水宜用于要求深度干燥的場合(水含量!"
!#$%以下),分子篩宜采用&’型或(’型。
) 酸性天然氣應采用抗酸分子篩,氧化鋁不宜處理酸性天
然氣。
( 當天然氣的露點要求不很低時,可采用氧化鋁或硅膠脫水。
& 低壓氣脫水,宜用硅膠或氧化鋁與分子篩雙層床聯合脫
水。
!"#"% 吸附劑必須按《分子篩動態水吸附測定方法》*+/,
-..#、《(’分子篩及其試驗方法》*+/,!#/#&及《硅膠粗孔
硅膠》0*/,).%/1)中的有關參數進行設計。
!"#"& 吸附法脫水裝置分為脫水與再生兩部分。吸附法脫水裝
置主要設備參數可按附錄2計算確定。
!"#"! 典型的吸附法脫水裝置包括進口分離器、脫水器、過濾
器、再生氣加熱器、再生氣冷卻器和水分離器等。需要時還可設
再生氣壓縮機。
!"#"’ 進口分離器是單獨設置的,應能分離出微小的雜質、游
離水滴和油滴。進口分離器應盡量靠近脫水器,寒冷地區管線應
保溫。
!"#"( 進脫水器的原料氣宜上進下出,再生氣和冷吹氣宜下進
— !# —
上出。
!"#"$ 脫水后的天然氣必須進行過濾,脫水器進出口天然氣管
線上必須設!"!"取樣口,定期測定天然氣含水量,有條件的
地方可在脫水后的天然氣管線上設在線分析儀。
!"#"% 再生氣加熱方式應根據站內供熱系統情況,經濟比較后
確定。
!"#"#& 吸附周期大于等于#$可采用人工或自動切換,小于等
于%$應采用自動切換。
!"#"## 對自動切換床層的裝置增壓或降壓應設孔板或其它阻力
元件控制氣流速度,孔板和阻力元件的尺寸應經計算后確定。
!"#"#’ 被加熱的再生氣管線和閥門應保溫。出脫水器含有水蒸
氣的再生氣管線最低處應設!"!"排水閥。
!"#"#( 再生氣、冷吹氣和燃料氣都應計量。
!"#"#) 再生氣和冷吹氣宜用凈化后的干天然氣。再生氣和冷吹
氣都應回收。
!"’ 工藝參數
!"’"# 脫水器床層吸附周期應根據原料氣中含水量、空塔流速、
床層高徑比(不應小于!&’)、再生氣能耗、吸附劑壽命等作技
術經濟比較后確定,一般為#$!(%$。對壓力不高,含水量較多
的天然氣脫水,吸附周期宜小于等于#$。
!"’"’ 進床層的原料氣溫度不宜高于")*。
!"’"( 對于兩塔流程,冷卻氣流量一般宜與再生氣流量相近,
冷吹氣出口溫度宜低于")*。
!"’") 吸附時氣體通過床層的壓降宜小于等于)&)+",-.,不
宜高于)&)"",-.,否則應重新調整空塔氣速。壓降計算方法見
本規范第/&)&’條。
!"’"! 對于兩塔流程,吸附劑加熱時間一般是總再生時間的!/(
!"/#,總再生時間包括冷卻時間。對#$的吸附周期,再生時間
分配如下:
— !! —
———加熱時間:!"#$;
———冷卻時間:%$;
———備用與切換時間:&"#$。
!"#"$ 再生氣的入口溫度應根據脫水深度確定,不同吸附劑再
生氣入口溫度范圍如下:
———分子篩入口溫度:’%’(!%)#(;
———硅膠入口溫度:’%!(!’!#(;
———氧化鋁入口溫度應介于硅膠與分子篩入口溫度之間,且
宜更接近分子篩的入口溫度。
!"#"% 吸附與再生進行切換時,降壓與升壓速度宜小于
&"%*+,/-./。
!"& 設備
!"&"’ 脫水器內應用柵板支撐床層,床頂有防護網罩。床層下
部用瓷球和不銹鋼絲網鋪設在柵板上再裝填吸附劑,床層上面可
根據筒體直徑大小用不固定的不銹鋼絲網和瓷球覆蓋。支撐結構
應有利于氣流均勻分布和更換吸附劑。
!"&"# 選用的瓷球強度要好,裝填瓷球高度,床層上部約
)#&--,下部為)#&--!’&&--。
!"&"& 人孔應根據脫水器筒體直徑和高度設置,保證吸附劑裝
卸方便,確保床層裝填水平。
!"&"( 過濾器對過濾介質粒徑大小的要求應根據下游工藝需要
確定。
!"&"! 當采用加熱爐直接加熱再生氣時,應符合《石油工業加
熱爐型式與基本參數》01/2&#!&和《管式加熱爐設計技術規
定》01/2&#%3的有關規定。
!"&"$ 水分離器宜用兩相分離器,分離器內應設捕霧網,冷凝
水應有隨時排放閥,不宜設氣液界面控制系統,嚴防已冷凝的水
再串入原料氣中。冷凝水管線出口處宜設!")#檢查閥,排水
管線宜保溫和伴熱,安裝要有一定的坡度。
— )’ —
! 低溫法脫水
!"# 水合物抑制劑的應用

油氣儲運網 - 論壇版權1、本主題所有言論和圖片純屬會員個人意見,與本論壇立場無關
2、本站所有主題由該帖子作者發表,該帖子作者與油氣儲運網享有帖子相關版權
3、其他單位或個人使用、轉載或引用本文時必須同時征得該帖子作者和油氣儲運網的同意
4、帖子作者須承擔一切因本文發表而直接或間接導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責任
5、本帖部分內容轉載自其它媒體,但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權問題,請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將及時予與刪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油氣儲運網管理員和版主有權不事先通知發貼者而刪除本文

沙發
發表于 2012-5-24 21:30:53 | 只看該作者
學習一下,謝謝了!
板凳
發表于 2023-4-6 09:37:43 | 只看該作者
學習,謝謝分享!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掃碼訪問手機版

QQ|關于我們|網站地圖|油氣儲運網 ( 魯ICP備11007657號-3 )

GMT+8, 2025-9-4 21:01 , Processed in 0.029527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