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油氣資源概況 印度有26個沉積盆地,面積314萬平方千米。沉積盆地大部分位于海上,其中陸上和水深小于200米的陸架面積有179萬平方千米,水深大于200米的盆地面積有135萬平方千米。目前,印度有15個含油氣盆地,常規油氣資源量為281億噸油當量,其中已發現111億噸油當量,待發現170億噸油當量,待發現資源占總資源量的60%。 已發現油氣資源主要分布在西部海上的孟買高盆地,東部孟加拉灣海上的安得拉邦、古吉拉特邦、奧里薩邦和阿薩姆等地,其中7個盆地有油氣生產活動。截至2013年4月,印度油氣可采儲量為40.7億噸油當量,累計已采出19.6億噸油當量,剩余儲量為21.1億噸油當量。 印度非常規油氣資源較為豐富。據印度石油和天然氣工業部信息,該國煤層氣主要分布于賈坎德邦、拉賈斯坦邦、古吉拉特邦等11個邦,資源量為2.6萬億立方米,探明可采儲量為2803億立方米。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對坎貝(Cambay)、克里希納-哥達瓦里(Krishna-Godavari)、高韋里(Cauvery)和達莫達爾(Damodar)4個盆地的評價結果,印度頁巖氣資源量為16.5萬億立方米,技術可采儲量為2.7萬億立方米;頁巖油資源量為118.7億噸,技術可采儲量為5.2億噸。 總之,印度油氣資源豐富,區域分布特征明顯,未來勘探開發潛力大。 二、油氣生產 1.原油產量平穩,天然氣產量有所下滑 自2010年以后,印度原油產量保持在3800萬噸/年的水平。2013年,印度原油產量為3779萬噸,與上年基本持平,在世界排名第24位,在亞太地區排名第三位,原油儲采比為20。在產油盆地中,孟買高盆地和阿薩姆盆地的原油產量約占全國原油產量的98%。 印度天然氣生產形勢嚴峻。2013年該國天然氣產量為354億立方米,同比減少12%,在世界排名第25位,在亞太地區排名第7位,儲采比為40。近3年,印度天然氣產量嚴重下滑,相對于2010年522億立方米的高峰產量,2013年下降幅度達到32%。 2.油氣生產由國家油氣公司主導,私營和外國石油公司參與 印度的石油產量主要來自國家油氣公司,其中印度石油天然氣公司(ONGC)的石油產量約占印度國內石油產量的77%,石油印度有限公司(OilIndiaLimited,OIL)占10%,私營和合資公司占13%。天然氣產量也主要來自國家油氣公司,其中ONGC天然氣產量占印度國內天然氣產量的81%,印度石油集團有限公司(IndianOilCorporationLimited,簡稱印度石油,英文縮寫IOC)占5%,私營和合資公司占14%。 印度的天然氣生產主要由ONGC和印度石油公司兩家國家石油公司控制。在1991年以前,勘探和生產區塊都直接分配給ONGC和印度石油公司。1997年,印度政府放開了上游能源領域,并引入了新的勘探許可證政策(NELP)。新的勘探許可證政策可為國有企業和私有企業提供公平競爭的環境,從而鼓勵了私有企業的參與。 例如,印度信誠(Reliance)公司于2009年4月開始了其產能巨大的KG-D6氣田的開采,2010年產量達到210億立方米,占印度全國天然氣產量的40%。近幾年該氣田的產量大幅遞減,2013年產量不足100億立方米,導致印度國內天然氣總產量下滑。除來自KG-D6氣田的天然氣外,阿薩姆邦、安得拉邦、古吉拉特邦等地區的陸上氣田也是印度主要的天然氣來源;特里普拉幫、泰米爾納德邦和拉賈斯坦邦有少量的天然氣產出。 為遏制產量下滑,印度政府積極采取措施,包括引入外國公司參與油氣開采。20世紀70年代以前,印度石油行業由國家石油公司壟斷,從70年代起,外國石油公司通過與國家石油公司簽訂產品分成合同參與勘探和生產活動。自實施新的勘探許可證政策以來,印度共推出9輪勘探開發招標,提供區塊300多個。 在已成功實施的前6輪招標中,共授出160多個區塊,獲得50多個油氣發現。印度的勘探區塊大都位于海上。在近年的招標中,2001年、2003年、2007年簽訂的勘探許可面積較大。目前,在印度擁有勘探面積最多的外國公司是英國的凱爾恩能源公司(CairnEnergy)。 根據新的勘探許可證發放政策,印度原計劃于2014年啟動第10輪油氣勘探區塊招標,在這一輪招標中,印度將對外至少提供56個油氣勘探區塊。印度石油部建議把目前使用的產品分成機制改成石油公司和印度政府之間的收入分成機制。鑒于第9輪許可證招標反應平淡,印度政府將在新一輪招標中向投資者提供更誘人的財政條款和各種許可證改革。不過,印度政府已經推遲第10輪招標的投標截止日期,至今未見本輪招標的具體進展信息。 印度油氣勘探區塊招標始于1999年,但是截至目前,并沒有成功地吸引海外主要投資者,主要原因是政府監管制度過于嚴格。 印度油氣上游領域由國家石油公司控制。當前,參與油氣勘探開發活動的外國公司雖然有30多家,但擁有產儲量權益的不足10家,主要是歐美等西方石油公司,其中以英國的BP公司、BG公司和凱爾恩能源公司表現最為突出(見下表)。值得注意的是,出于國土安全方面的顧慮,印度政府在油氣勘探開發國際招標活動中不歡迎中國公司參加。 3.未來原油產量將緩慢下降,天然氣產量有望提升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2013年的預測,2012-2035年印度原油產量將以年均1.7%的速度遞減。2012-2020年印度原油年產量將維持在4000萬~3700萬噸,2020-2025年將維持在3700萬~3200萬噸,2025-2030年將保持在3200萬噸的水平,2030-2035年將維持在3200萬~2800萬噸。根據IEA的預測,中國油氣生產前景比印度好。 IEA在2013年預測,2012-2035年中國原油產量年均遞減率為0.9%。2012-2025年中國原油產量將維持在2.2億~2.15億噸,2025-2030年將維持2.15億~2.05億噸,2030-2035年將維持在2.05億~1.7億噸。 在天然氣方面,IEA預測,2012-2035年印度天然氣產量將以年均3.2%的速度增長。2020年的天然氣產量為620億立方米,2030年為850億立方米。中國則以年均4.8%的速度增長,2020年產量為1780億立方米,2030年為2660億立方米。 三、油氣消費 1.油氣供需矛盾突出,對外依存度高 2013年,印度原油消費量為2.15億噸,進口量為1.8億噸,對外依存度為84%;據IEA2013年能源展望預測,2020年印度原油消費量將達到2.40億噸,屆時對外依存度將達到85%。 印度天然氣需求增長強勁,然而,由于氣價較低,印度國內天然氣生產商的積極性受挫。2013年印度天然氣消費量為599億立方米,對外依存度為38%。預計到2020年印度天然氣消費量將達到870億立方米,屆時對外依存度仍接近30% 2.印度油氣消費增量和增幅均低于中國 2013年,中國和印度的原油消費量分別為4.88億噸和2.15億噸;預計2020年兩國原油需求將分別達到6.44億噸和2.40億噸,分別增長1.56億噸和0.25億噸,占世界原油需求增量的13%和5%;2013-2020年,中印兩國原油消費量增幅分別為32%和12%。 2013年,中國和印度天然氣消費量分別為1770億立方米和599億立方米;預計2020年中印兩國天然氣需求將分別達到3070億立方米和870億立方米,分別增長1300億立方米和270億立方米,占世界天然氣需求增量的8%和2%;2013-2020年,中印兩國天然氣消費增幅分別為73%和45% 四、煉化能力 1.煉油能力位居世界前列,未來產能將進一步增加 印度煉油業大部分被國有資本控制,受政府對油品定價和油品市場管制的影響,民營資本和外資進入印度下游領域仍存在許多困難。截至2013年底,印度共有22座煉廠,總煉油能力為2.25億噸/年。印度煉油能力位居美國、中國和俄羅斯之后,全球排名第四位,煉廠主要分布于東西海岸 目前,印度多家公司計劃擴建和新建煉廠。 1)印度石油(IOC)正在建造產能為1500萬噸/年的Paradip煉廠,專門加工重質原油;該公司還將投資16億美元擴能改造其位于北方邦的Mathura煉廠,將產能從500萬噸/年增加到1100萬噸/年;IOC公司旗下的ChennaiPetroleum公司計劃投資8億美元對Manali煉廠進行擴能,產能從950萬噸/年增加到1500萬噸/年。印度石油委托EngineersIndia公司進行1500萬噸/年煉廠的選址和方案研究。 2)印度斯坦石油公司(HPCL)與拉賈斯坦邦政府正在建造產能為900萬噸/年的煉廠,該煉廠將加工來自巴爾梅爾油田的重質原油。 3)巴拉特石油公司(BPCL)正在進行Kochi煉廠的擴能和升級改造,將煉油能力從950萬噸/年增加到1550萬噸/年,以滿足生產歐Ⅲ和歐Ⅳ標準的燃油的需求。 4)芒格洛爾煉油和石化公司(MRPL)計劃投資25億美元擴建其Mangalore煉廠,將煉油能力從1500萬噸/年增加到1800萬噸/年,預計于2017年完工。 2.煉油能力過剩,大量油品出口 根據現有煉廠改擴建和新建計劃,未來印度煉油能力將繼續增長,與2013年相比,2014年印度煉油能力將增長1500萬噸,2015年增長2000萬噸,2020年增長4000萬噸。目前,印度成品油產量高于國內消費量。未來隨著新擴建項目投產,印度石油加工能力將進一步提高,出口量也將隨之增長。預計到2015年印度成品油出口能力可達5053萬噸,2020年將達4548萬噸,其目標市場主要是東南亞地區 3.煉油工業發展迅速,深加工能力相對落后 自2000年以來,印度煉油能力呈快速增長的態勢,2000-2013年,年均增長7%。2000年,印度煉油業產能為1.22億噸/年,2010年增至2.05億噸/年,2013年增至2.25億噸/年。雖然印度煉油產能增長迅速,但原油深加工能力不足。印度煉廠催化重整能力僅占一次加工能力的1.8%,加氫處理能力僅占一次加工能力的10%。 五、管線運輸 印度國內油氣管網主要分布于西北和東北部(見下圖)。據印度石油天然氣工業部的數據,2013年印度運營油氣管網總里程為4.14萬千米,其中原油、天然氣和成品油管線分別為0.96萬千米、1.80萬千米和1.38萬千米。2014年,為增加國內和進口天然氣的使用量,印度政府計劃在2017年之前再增加1.80萬千米天然氣管線。 目前,除了規劃建設國內南部沿海天然氣管網外,印度政府還規劃建設多條跨國天然氣管線。 1)西線:伊朗-巴基斯坦-印度(IPI)天然氣管線,全長2775千米,管輸能力為219億立方米/年。由于印度和巴基斯坦一直沒有消除政治隔閡,陸上方案仍面臨很大困難。 2)東線:緬甸-孟加拉國-印度天然氣管線,孟加拉境內長350千米,印度境內長1000千米。中緬管道的開工建設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東線開工的被動局面。 3)北線:土庫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TAPI)天然氣管線,全長1680千米,管 |
|關于我們|網站地圖|油氣儲運網
( 魯ICP備11007657號-3 )
GMT+8, 2025-9-5 09:15 , Processed in 0.019492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