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先锋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电影_亚洲在线日韩_欧美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油氣儲運網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QQ快速登錄

一步迅速開始

pdms培訓&項目數字化360網

聽金開英講述民國玉門油田是怎樣發展起來的

2015-1-2 15:25| 發布者: helloshigy| 查看: 24241| 評論: 0

摘要: 金開英,浙江吳興人,清光緒二十八年生。 清華學校畢業后,留學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及哥倫比亞大學,皆習化工。歸國后,任職地質調查所?箲饡r,先主持植物油提煉輕廠,其后負責玉門油礦之煉油工作。日本投降后,先生 ...

       

      

     

       麥子送到老君廟之后如何解決吃的問題呢,當地沒有面粉廠,也沒有磨子,只有在白楊河、嘉峪關和酒泉等可以利用山水的地方,有幾個老百姓家里裝有水磨。我們乃和所有的水磨坊簽訂合同,規定我們給他們多少麥子,他們給我們多少面粉,麩皮則全歸他們。但是有時會磨不出面粉來;有時面粉吃了會牙疼,因為里面有沙子。為何有沙子,一般的面粉廠都會先把麥子洗干凈,弄干之后再磨;但在西北沒有辦法洗麥子,不是沒水可以洗,而是一年差不多有百分之六十的日子是冰天雪地,麥子經冷水一洗就結成冰,根本沒辦法磨。所以冬天的麥子都是不洗就直接磨,當然把沙子也磨進去了。如果我們因面粉質量不佳而拒收,老君廟的人就沒得吃,所以對此摻沙面粉,我們一點改善的辦法都沒有。米則比較沒有這個問題。

       丁、菜蔬和肉類

       菜蔬方面主要由酒泉供應。總務處的酒泉辦事處除了對外代表公司和各機關來往之外,也負責在酒泉采購各種菜蔬。這也是一項很艱巨的工作,每天至少要從酒泉運一卡車的蔬菜到老君廟,假如不足此數的話,老君廟一萬多人的飲食就有問題。但是酒泉是個大城,當地老百姓自己的菜蔬需求量也很大,所以青菜不只是貴,根本就不夠供應。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金先生提議由我們自己設立農場。我們總共設了兩個農場,一個在赤金鋪,一個在嘉峪關。赤金鋪離礦廠不過三十華里;新的公路修好之后,嘉峪關離礦上大約四十幾公里,兩個農場的產品運輸都用礦場段的卡車。這兩個農場的負責人都是金陵大學——農業方面最著名的大學——出身的,他們一方面供應礦上各種菜蔬,另一方面雖然談不上研究發展,但是多少也可以把酒泉所沒有的內地菜蔬拿來試種,試種成功之后,我們的菜蔬種類就會增加不少,所以我們自己農場的菜蔬比酒泉運來的菜好得多了。

       金:我再補充一下,我們的菜場設有地窖,地窖十分重要,因為夏天可以吃外面來的菜,但是冬天菜長不出來,所以我們在老君廟和兩個農場都設有地窖,夏天的時候把部分菜蔬藏在地窖里,等到冬天再拿出來吃。

       青菜之外,逢年過節總要吃點肉。我們在老君廟需要牛、羊、豬、魚等各種肉類都要在三、四個月以前訂購,晚了就會沒有。過年的時候,運肉到老君廟的卡車恐怕總有十幾輛,需求量相當大。我們在老君廟可以吃到青海出產的湟魚(青海捕魚很容易,冬天鹽湖凍成冰之后,人們在冰上打一個洞,魚感到氣溫的變化,會從湖里蹦出來,大家就到冰上去撿這些凍得結結實實的湟魚);夏天的時候多少也可以吃到一些酒泉來的魚。以上是礦區糧食和肉類的供應狀況。

       (六)教育和醫療

       礦區子弟不能沒有教育,所以我們從重慶請人來辦了一所子弟學校。人有疾病,總得醫治,礦上本來有兩、三位大夫,但是大家覺得不滿意,所以我們又從蘭州請來一位喬院長。喬院長到了礦上之后,我們重新建設醫院,除了內科、小兒科之外,還有外科。外科具備開刀的技術,因為礦上的面粉里含有很多沙子,所以盲腸炎的患者特別多。

       ⑹交通工具和娛樂活動

       行的方面,我們設有公路礦場段,員工請準假之后就可以搭礦場段的車到酒泉、高臺等地。

       娛樂方面,礦區沒有戲院,但是有兩個劇團:一個唱平劇,一個唱秦腔。秦腔是本地戲,和臺灣的歌仔戲相近,負責人就是金先生,他是社長。秦腔每年都有好幾次演出,因為礦上當地人多,所以很受大家歡迎。平劇方面,我們從蘭州請來一位很不錯的名角唱青衣,她先生拉胡琴,唱得很好;礦區眷屬也有玩票的,礦場備有預算,行頭都是新買的。劇團之外,我們還設了籃球場、足球場和橋牌社,花樣雖然不如現在此地多,但也都聊具規模了。

       所以礦區雖然很偏僻,但是衣、食、住、行,各種生活必需品都有,只不過和四川相比相當簡陋罷了。

       ⑺燃料油的問題

       福利方面還有一個燃料油的問題。老君廟平常做飯和冬天取暖都要用煤,但是附近的煤層最好的只有三尺厚,普通只有一尺多,這種煤礦開采起來相當辛苦,工人在地面上用鐵鏟子挖,再用很短的擔子趴著挑出來,產量又有限,無法充分供應礦上的需要。在這種情況下,金先生他們便想利用煉油廠自己生產出來的燃料油。

       我記得老君廟的煉油廠比此地差很多,只有蒸餾,沒有裂煉;后來雖在美國買了煉油設備,但是因為戰時運輸不便,新煉油廠還未蓋成抗戰就勝利了。所以當時我們的煉油廠只能生產汽油、煤油和柴油。蒸餾過程中最可惜的是燃料油:原先想做鐵油池(tank)把它裝盛起來,但是油太多了,又沒有大量的鋼板可做油池,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油礦局的總經理孫越崎先生就說由他負責,他叫工人把不要的東西倒在石油河里。本來大家也覺得燃料油沒什么用,所以這些油順流而下,使石油河變成真正的石油河。

       這時,金先生就和幾位工程師商量,用生鐵筑成一個寶塔形的容器,塔上有一個盛燃料油的小儲槽,有一根管子通到各戶爐子口,油從寶塔上一滴一滴地往下流,著了火之后就不會熄了。我們再用土做成過道——等于現在暖氣外頭的鐵管——,順著窰洞送到各家的房子外面,房子里就暖和了,這叫做“火墻”。

       這個方法不只解決了冬天取暖的問題,也節省了很多人力、物力;但是卻因為燃燒不完全而造成了空氣污染。我們一天內不曉得燒掉多少這種油,因此空氣污染的情形相當嚴重。記得雪剛下來的時候是白色的,過好一會兒就變成灰色的了;老君廟的上空也因此籠罩著一片黑色的云彩,坐汽車大約在幾十里外就可以知道老君廟在什么地方。這可以說是一個笑話。

       (七)幾件插曲(金先生主述)

       1.騎馬進山

       我去高臺買木頭時發生幾件事。前面講過去高臺時路上車子壞了,我們走路走到高臺。和我一起去的是一位在礦場承造土木工程的工程師,到了高臺之后,有位杜鄉長(漢人)陪我們騎馬進山,在山里待了三天。杜鄉長人很好,也很有能力,所有的馬匹都是他供應的。南人騎馬本來就是外行,偏偏我又騎了匹只有一只眼睛的馬,這是匹好馬,但是我上馬之后,發現牠老是往一邊走,才知道牠瞎了一只眼睛,所以我只好邊騎邊把牠拉回來,非常辛苦。

       進山的第一天趣事很多。山里沒有旅館,我們借一戶人家暫宿。這家人很好,待我們非常客氣,還把炕(上房)讓給我住。我這個人是馬馬虎虎,從來不講究,一點官腔也沒有,先是我們去的時候,因為怕山里出問題,除了杜鄉長之外,還帶了礦警一同去,結果他們就在我睡覺的房門口站了崗,我出去一趟他們就敬個禮,我進來一趟他們也敬個禮,我只好對他們說:“你們休息去罷!我這里不需要!”

       我從來沒有睡過炕,那個地方的炕雖然主要是燒牛糞、馬糞,但是臭味并不重,不過睡到半夜,背上覺得又硬又燙,實在難過得不得了。此外,他們在房門口放了兩個大缸,缸里正在發酵做醋,門簾一拉開,那個酸味簡直令人受不了。此外,騎馬我是勉強可以,但從沒有一天騎七、八十公里的經驗,第二天我覺得腰酸背痛,簡直走不動,可是他們說:“你今天非起來不可,你要是不起來繼續騎的話,明天就連動都不能動了。”所以我就勉強起來,又騎了幾十公里,第三天果然沒事。

       2.會見清封千戶

       工作完畢之后,我把所有的錢都交給杜鄉長,請他幫我們把采木頭的事辦好,便啟程回老君廟;爻虝r也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我們下山走到某個地方,忽然看到前面站著兩個人,頭上戴著清朝的紅纓帽,手里拿了兩把槍,我心想:“糟糕!遇到土匪了!钡覀冏呓螅麄兙拖认埋R,很客氣地對我說:“千戶請你們去喝茶!”——他們是藏人,清朝政府對于這些能統領一千人的頭目,都冊封為千戶——。既然是千戶請喝茶,我們就去了。他們住在蒙古包,請我上坐,給我行禮,行的禮就和“四郎探母”里的一樣。他們使用的語言和國語差不多,彼此都能溝通。這位千戶說我是民國以來第一個到他們這里來的漢官,我送他哈達(綢子)和茶磚,他送我羊羔皮和四十只羊,(因為采好木頭之后要修路才能把木頭運出來,所以我就把羊交給杜鄉長,請他暫時保管,到時候做為犒賞開路工人之用)。千戶請我喝茶的時候先拿出一個大銅鍋,再拿出一個三角架,把銅鍋放在三角架上,底下用干的牛糞和馬糞做燃料,把鍋里的水燒開。燃燒時牛冀、馬糞燒出來的煙都跑到鍋子里去了。水燒開以后,他打了一塊茶磚放進去,就變成一鍋茶,之后又從小柜子里拿出兩個小銅碗,先用地上的沙子擦一下,似乎覺得不怎么干凈,乃再用一塊因為骯臟而顏色變得很深的布抹一下,就為我盛好茶,在碗里擺一根湯匙,整個交給我。我要喝的時候,他又說:“請等一等!”又從柜子里拿出一碗奶油,用湯匙挖了一點放在茶里,這就成了奶茶。我一看!碗里都是牛毛——因為奶油里有很多毛——,喝是不喝呢?不喝不禮貌,我還是勉強地喝了,只是盡量不喝到牛毛。這件事蠻有意思的;而民國以來沒有漢人去過那里,也是中華民國的一大荒唐事。

       3.吃羊肉的故事

       另外還有一件和吃有關的趣事。前面提過的馬旅長,也就是馬步康,平常和我很好。有一天,他請我吃飯,要我坐上座。我們曾讀過孟子,其中有“牽牛而過堂下”的話,但今見到的是牽羊而過堂下,他們先把活羊牽出來給客人看;過一段時間又抬羊而過堂下,這時已經把羊宰了,給客人看一下又拿走;再過半天,羊塊已經煮熟了,送到客人面前來。送的時候主人先送一樣最敬客的東西——一對羊眼睛,一個請客人吃,一個主人自己吃。我在此之前也沒吃過羊眼睛,當時不吃又不行;其實倒也沒有什么,就是一包水,和魚眼睛一樣。牽羊、抬羊,再把煮好的羊送上來,這三道手續是非?蜌獾。

       4.重回西北聽秦腔

       前面說過玉門油礦有兩個劇團,一個是國劇,一個是秦腔,國劇歸礦場管,秦腔歸煉廠管。因為礦上本地人多,我就大力提倡秦腔?箲饎倮螅译x開西北,民國三十六年,四臺煉油廠新買的裂煉鍋爐無法順利運轉,總公司(中國石油公司已于民國三十五年成立)就派我回西北處理這個問題;氐侥抢镏,秦腔劇團特別為我演了一齣戲,這也是件有趣的事。

       煉爐運轉不順利的原因是零件在運輸過程中散失了,等到完全裝配好才可以順利運轉。我記得一共開了三次爐,第三次才成功。順利運轉后沒多久,共產黨就去了,油照樣煉,由鄒明出面維持。

       (八)答問與補充

       陸:煉油廠的范圍有多大?

       金:沒有限制。那兒是一望無際的山地,沙石之外沒有任何東西。

       陸:員工宿舍的情形如何?最多時有多少人?

       金:宿舍就蓋在沙漠上,大約有八千多人,宛如一個小城市。

       陸:當時沒有想到用油管來運輸嗎?

       金:管子在哪里?!當時連鋼板都沒有,管子更不用說了。當時的情形是現在的人很難想象的。

       陸:打井的時候有沒有根據地質圖?

       金:當然有地質圖。地質人員去了不少,像孫健初、孟昭彝、卞美年、黃汲清等人都去探勘過。孫健初是負責人,貢獻最大。

       陸:地理書上沒說祁連山有森林,而且通常是南山才有森林,不曉得高臺縣的森林狀況如何?

       金:天山有森林,祁連山是天山的一脈,森林很茂密。高臺縣的森林在南山,是原始森林,范圍很大,我們到的只是一角而已,木材都很高大。因為森林里有野獸,所以也產毛皮。我在那里吃過小鹿筋,也打過大頭羊及黃羊,黃羊很好打,因為牠的白尾巴很容易被看見,我們只要對著尾巴打就行了。你要曉得,中國的中心不在蘭州而在張掖,所以西北地方非常大,我們所到之地和采伐的木材只不過是九牛一毛而已。

       陸:臺灣鄉下的房子都很矮,大陸的房子普逼都比較高。西北比較冷,房子太高的話可能無法保溫,不曉得當時礦場蓋的房子高度如何?

       金:我們蓋的都是最簡單的一層樓的房子,至于房子的高矮事先并沒有加以規劃,完全是量材建屋。即使我們要造十二尺高的房子,沒有這么高的柱子也沒有辦法。

       陸:礦場員工睡不睡炕?

       金:不睡炕,我們睡床。日常生活需要的各種物品都是到各處去收集的,也有洋燈和俄國貨品。我們原則上是有什么就用什么,既不能講究,也不能挑選,因為根本就沒得挑。像剛才講的面粉就是這個樣子,你說不要吃,那就只好餓肚子。

       陸:當地的氣候如何?

       金:夏天最熱的時候很干燥,因為水分蒸發得很快,有時候還要穿件毛背心,此外是冷的時候多。

       陸:李先生說礦上有一萬五千人,數目相當大。

       金:真正的工人只有八千人,再加上眷屬和外面來的駱駝隊、車隊等來來往往的,大約有一萬五千人,這些人除了少數自備干糧之外,飲食都由礦上供給。這么多人在一起,儼然形成一個小城市。聽說這個區域現在擴大了,玉門縣已經廢除,整個搬到老君廟,老君廟改為“老君廟市”,也有比較高的房子了。

       陸:可見那個地方的油還沒有抽完。

       金:油是還有,但儲量不會太大。

       陸:當時員工的薪水是政府給的,還是靠油礦的收入?

       金:這件事不能從商業的觀點來看。因為當時油礦的開采屬于國防工業,完全是為了對日戰爭,所以整個組織不是營利的“公司”,而是個“局”,目的只在要油,完全不計成本。

       陸:七、八千名員工的流動性大不大?

       金:沒什么流動性,因為蓋房子的人以及礦和廠的工人都有兵役在身,只是不把他們征調到前線去而已,他們要是離開礦場,就得去當兵。至高級職員則是從西南聯大和西北工學院來的。

       陸:年輕人留得住嗎?

       金:他沒法不待嘛!旁的地方也沒什么機會;而且大家在那兒也干得很有勁,一切為國家嘛!我們為了調劑年輕人,還從重慶請了十幾位大學畢業的未婚小姐到那兒去辦公,結果都結了婚回來,今天還有好幾位在中技社服務。

       陸:金先生講的這個辦法很好,能夠安定年輕人的工作情緒。以前我在一所中學教書,這所學校規定不請女老師,結果男老師都待不住。

       金:辦礦對工人而言還有一種最重要的設施,就是要有賭場。沒辦過礦的人不曉得這種事,非有賭場不可,礦工拿了錢就去賭,賭輸了他明天就再來工作,不賭輸的話他就跑了。我們那兒雖然沒有開小差這種事,但來來往往的車隊的人還是要賭。此外,不瞞你說,我們在那里盡管是查,還是有娼。你想!總共一萬多人哪,這些女人就自己來了。這些事實在是很難禁。

       陸:管理這么大一個團體實在是很復雜的一件事。

       金:很復雜。美國、歐洲都一樣,有礦必有賭、必有娼。

       新疆勘察      

       民國三十二年冬,盛世才投靠中央之后,蘇聯紅軍自新疆撤退。三十三年春,甘肅油礦局奉命接管烏蘇的獨山子油礦,我奉派前往勘察,同行的還有甘肅油礦局總經理孫越崎先生、孫太太,以及油礦局的礦場場長嚴瀠波先生。我們開一輛大車和一輛小車去,大車子載汽油、機油、汽車零件及行軍床等,小汽車坐人。

       經過猩猩峽(即星星峽)的時候,我們憑一方刻有“盛世才”三個字的圖章才得以進入新疆境內。入境之后,我們走天山北路,經過七角井、奇臺——奇臺有國軍駐扎,旅長姓徐名午生,在臺灣當過臺中訓練營主任——等地。抵達迪化之后,盛世才設宴款待我們,但是他自己沒有出面。他請客的大廳非常大,客人大約有三、四十人,包括當時新疆省的建設廳長林繼庸在內。那頓飯我們吃的是西餐,所有的仆役都穿著一件白外套,但是隱約可以看到他們腰上的盒子砲(手槍的一種)。

       接受盛世才的招待之后,繼續往西出發。我們從猩猩峽到烏蘇,都是住盛世才的招待所,沿路還有看不盡的西北風光。抵達烏蘇之后,我們就到獨山子去看礦。俄國人走的時候,把礦都封起來了,不再出油,我們沒有帶設備去,不敢打開。礦場方面,除井之外沒有其他設備;煉廠方面,各種設備也都被搬得點滴不存,只剩下一些保溫的材料。煉廠向來在露天——因為設備太高,沒有辦法造房子,而且煉油過程中,有時候霧騰騰,須靠空氣流通——,所有的設備都裝置在地面上,一旦各種器材和設備都被搬走,看起來就是空蕩蕩的一片。

       我們離開迪化之前,曾經給盛世才的秘書一本電報密碼,表示我們沒有秘密,因此,我們沿路也常常接到迪化幫忙轉過來的玉門油礦和重慶的電報。但是不知道從哪一天開始,突然就沒有任何電報,也沒有其他消息。有一天,我們在外面遇到中央政府派來的交通部鐵路探勘隊,他們說盛世才有變,但是還不能確定。我們商量之后,決定假裝不知道這回事,仍照原訂計劃到伊犁去。

       伊犁城很大,修得很講究,風景也很好。在伊犁的時候,我們還跑去中俄交界的泥坎。中俄邊境有很多地方沒有真正的天然界限,只用石頭搭成石堆(稱為“堵”),據說石堆的位置搬動,雙方的疆界便隨之變動,所以俄國人老是把這堆石頭往東搬。但泥坎有真正的邊界,我方還設了一個海關,派一對夫婦在那里擔任海關任務。在那里的時候,我想照相,他們都叫我不要照,因為怕對面的俄國兵會開槍,但我還是在車子里朝外照了一張,這張照片帶到臺灣來之后,不知到哪兒去了。

       從伊犁回到烏蘇以后,局勢依舊不明朗,我們也不知如何是好。有一天,忽然又來了大批電報,哦——!我們又緊張,又興奮,密碼都來不及翻哪!翻譯了半天,知道沒事了,大家才比較放心。因為獨山子的煉廠沒有設備,油井也封閉了,在烏蘇也無計可施,一定得回老君廟,從甘肅油礦局派人搬運各種設備前來,才有辦法開發,就決定回玉門。

       到迪化城外的時候,孫太太很緊張,因為我們都不了解城內的狀況,我就建議大家先等一等。剛好迪化城外有一家中央銀行,經理馬彥章是清華時代高我一班的同學,我們就開車去找他。他說沒事了,叫我們安心進城。但是孫太太因為怕得厲害,就把沿路寫的日記全部撕掉,非?上。

       到了迪化,我們還是住在盛世才的招待所,但是孫越崎要求見他,他卻推辭不見。后來我們才聽說這次局勢能夠穩定下來,完全是靠李鐵軍軍長的砲隊,李鐵軍把他的砲隊對準盛世才的督辦府,若有異動即開砲。這是后來聽說的,真假如何不曉得。

       我們第一次到迪化的時候也去拜訪過李鐵軍。那天我開車,告辭之后車子怎樣都發不動,檢查半天也沒有毛病,后來才知道是因為當地的天氣太熱,使油管里的油都變成氣體,以致車子無法發動,只要等到下午天氣轉涼,或用水澆一澆就可以發動了。這種現象叫做“vaporlock”,我以前只在書本上看過,但是不曉得是怎么一回事,到迪化才第一次碰到。

       回程走的是天山南路,所以我們也經過吐魯番。吐魯番很熱,據說熱到連臭蟲都無法生存,因為新疆各地普遍都有臭蟲,所以我們沿途都是睡行軍床,但是到了吐魯番,當地人告訴我們可以安心地睡床,因為沒有臭蟲。我最近在電視上看到美國用熱氣來撲滅白螞蟻,非常有效,吐魯番沒有臭蟲大概也是同樣的道理。

       關于吐魯番之熱,還有很多種傳說;譬如飛禽到了夏天都棲息在水邊,因為毛都脫落了,飛不動,很容易就被逮到;還有一說是警察局的人都坐在水桶里辦公,很有趣,但是我沒親眼看見。

       吐魯番盛產葡萄。葡萄有黑、白兩種,做葡萄干的時候,白葡萄不能用曝曬法,一曬就會變黑,要使白葡萄成為白葡萄干只能用陰干的辦法。我能知道這件事是因為我們在外面看到很多用泥塊疊成的籠子,像小房子一樣,邊上有窟窿,請教當地人,才知道這是在陰干白葡萄,跑進去一看,果然發現竿子上掛著一串串的白葡萄,必得如此,白葡萄才會成為白葡萄干。

       說到葡萄,就想起瓜。新疆盛產水果,瓜類尤其著名。新疆的瓜有兩種,一種是西瓜,果肉是紅的;一種是香瓜,形狀較長,外皮多半是綠色或白色。香瓜又分很多種,我們沿路吃的,除了西瓜之外,就是各種各樣的香瓜。我們覺得臺灣吃到的哈密瓜已經很不錯了——據當地人說是因為哈密產甘草,所以哈密瓜才會那么甜——,但是我們在新疆還吃過一種更好的瓜,叫鄯善瓜。鄯善瓜大約一尺半長,外黃內白,又稱為黃金瓜,采牧之后都放在地窖里,所以拿出來時很涼,剖開來一吃,入口即化,和冰淇淋一樣,味道真好,這是最好的瓜。聽說這種瓜不能運,一運就破。

       我們在吐魯番還吃過一種怪東西——發酵過的馬奶,帶點酒味,但仍稱為馬奶,而不稱為馬奶酒。這種奶酒味道不錯,很上口,但是很容易醉人,我喝得很順,可是孫越崎喝醉了,躺在那里就睡著了。

       這趟到新疆,前后不到兩個月,但是增加了很多見聞。譬如我們知道一個地名中有“泉”字就代表該地有水,新疆地區的水有兩種,也可以從地名上看出來,如果地名是“某某井”,則當地的水是咸的;如果地名是“某某泉”,則當地的水都是淡水(一般稱為“好水”)。所以井水和泉水是不同的。

       再如新疆“疆”字的來源也很有趣:據說是因為當地北有阿爾泰山(金山),中有天山,南有崑侖山,山與山之間各夾著一個大盆地,北為準噶爾盆地,南為塔里木盆地,這三座山和兩個大盆地排列起來的形狀正如“疆”字的右半部;又因為地處邊陲,守土有責,所以左邊再加上一個“弓”字和“土”字,取其象形,很有意思。我不懂地質,但按照地質家的說法,從山形看來該處應該蘊藏石油,只是氣候干燥了一點。當地也有游牧區,地廣人稀。

       迪化(現在恢復“烏魯木齊”的舊名了)在天山以北,是塞外江南,平常水木清華,風景很好,但是刮起風來很不得了。我去的時候漢人不多,當地人種相當復雜,混血兒很多,不論男女,身材都很高大,女的混血兒還有一個奇怪的名稱,叫做“二鉆子”,皮膚很白,又高又大。

1234
3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剛表態過的朋友 (3 人)

發表評論

最新評論

掃碼訪問手機版

QQ|關于我們|網站地圖|油氣儲運網 ( 魯ICP備11007657號-3 )

GMT+8, 2025-9-5 14:16 , Processed in 0.018585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