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要對論文的內容進行概括性的整合,將論文分為引言和試驗設計的目的意義、材料和方法、結果、討論、結論、致謝幾部分。
二是在每部分內容的presentation中,原則是:圖的效果好于表的效果,表的效果好于文字敘述的效果。最忌滿屏幕都是長篇大論,讓評委心煩。現在互聯網上下載一點圖片資料很方便。能引用圖表的地方盡量引用圖表,的確需要文字的地方,要將文字內容高度概括,簡潔明了化,用編號標明。
三是幻燈片的內容和基調。背景適合用深色調的,例如深藍色,字體用白色或黃色的黑體子,顯得很莊重。值得強調的是,無論用哪種顏色,一定要使字體和背景顯成明顯反差。最好答辯前一天到答辯現場預調試,根據現場的投影議效果再不斷調整顏色和背景,直至對比度很強。背景應該盡量簡潔一些,有的人做的很熱鬧可能會起到反作用。
如何做好論文答辯PPT
1 文字版面的基本要求
幻燈片的數目:學士答辯10min 10~20張
碩士答辯20min 20~35張
博士答辯30min 30~50張
字號字數行數:標題44號(40)
正文32號(不小于24號字)
每行字數在20~25個
每張PPT 6~7行 (忌滿字)
中文用宋體(可以加粗),英文用 Time New Romans
對于PPT中的副標題要加粗
PPT中的字體顏色不要超過3種(字體顏色要與背景顏色反差大)
建議新手配色:(1)白底,黑、紅、籃字
(2)藍底,白、黃字(淺黃或橘黃也可)
添加圖片格式:好的質量圖片TIF格式,GIF圖片格式最小
圖片外周加陰影或外框效果比較好
(用acdsee處理可以將圖片壓縮為jpeg格式,調用“圖像”工具對一個或幾個位圖片進行壓縮,->視圖->工具—>圖片—>壓縮圖片)
標準差的直方圖要在excel里進行編輯,多媒體avi,動畫swf.
PPT總體效果:圖片比表格好,表格比文字好;動的比靜的好,無聲比有聲好。
注:在PPT中可以加載宏來設置倒計時的時鐘
2 PPT的結構安排和思路
首頁(標題頁):論文題目,研究生姓名和導師姓名
NO.1:報告內容:背景機綜述,研究問題的提出,所作的工作和成果(主題),
試驗討論和總結,致謝
NO.2: 背景及綜述:講清研究內容中或接下來報告中的生僻概念;
論文課題項目的應用需求、直接背景(和研究內容緊密相關)
所研究問題的關鍵技術或環節;
現有方法的對比分析(可以用不同維度表格進行比較分析)。
NO.3 問題的提出:通過NO.2中的比較分析很自然的提出課題所研究的問題。
NO.4 所做的工作:針對NO.3中所提出的問題,清晰地表達自己所做的工作;
(對論文中的創造性東西要結合圖和精要的概括性文字思路清楚地表達,當然主要的工作也要講清楚,一定要有流暢的邏輯,切忌漫無邊際,要就事論事。在答辯中常出現的情況是講別人的東西多,而用很少的時間講自己的東西。)
NO.5主要的試驗:為了明確地表明自己的效果,最好有確鑿的試驗數據和嚴密的試驗方法,通過數據來說明工作的效果是很有說服力的。
(可以圖表結合文字說明效果,使專家看了一目了然。)
NO.6主要工作成果:由NO.5中的試驗分析已經說明了工作的成果,這里就把論文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明晰地列寫出來就可以了。
NO.7 討論和總結:說明工作中的不足和下一步需要繼續工作的內容。
NO.8 發表論文情況:將發表的論文情況列寫出來,做簡單說明(最好發表論文與學位論文的研究內容直接相關,當然SCI,EI,國際重要會議的文章更有說服力,國內一級學報的也可以。試想一下發表了數篇學術論文答辯委員會的專家可能不讓你通過答辯嗎?)
NO.9 參加或負責的科研項目:將具體的項目內容和具體工作內容列寫出來即可
NO.10 致謝: 誠懇地感謝在學和論文研究期間給予你幫助的個人和團體。
NO.11 謝謝:答辯主席和專家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