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先锋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电影_亚洲在线日韩_欧美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油氣儲運網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QQ快速登錄

一步迅速開始

pdms培訓&項目數字化360網

成品油輸油管道的發展現狀分析

2016-9-25 18:32| 發布者: helloshigy| 查看: 13095| 評論: 0

摘要: 成品油輸油管道是長距離輸送成品油的管道,國外成品油管道主要分布在北美、歐洲和俄羅斯等國家及地區,管道輸送已成為發達國家成品油運輸的主要方式。

      成品油輸油管道是長距離輸送成品油的管道,我國成品油輸油管道主要有蘭成渝成品油輸油管道、蘭鄭長成品油輸送管道以及港棗成品油輸送管道等。國外成品油管道主要分布在北美、歐洲和俄羅斯等國家及地區,管道輸送已成為發達國家成品油運輸的主要方式。發達國家的成品油管道輸量大、管道輸送品種多、自動化程度高,表現出相當成熟的設計、管理和技術水平。

      截至2014年底,全球成品油管道里程已達26.7×104km,主要分布在北美、歐洲和俄羅斯等國家及地區,管道輸送已成為發達國家成品油運輸的主要方式。在美國成品油管道輸送比例約63%,在歐洲成品油管道輸送比例約50%。發達國家的成品油管道輸量大、管道輸送品種多、自動化程度高,表現出相當成熟的設計、管理和技術水平。

      1973年,我國建成國內第一條成品油長輸管道,即青海格爾木—西藏拉薩管道(格拉線)。經過近些年的發展,我國形成了連接西北、西南、華中和珠三角地區的成品油管道輸送系統,成品油管道運營里程約2×104km,管道設計和運行水平也得到較大的提高。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成品油管道建設起步晚,區域內和區域間的互聯、互通功能還未完全建立,管道覆蓋面小,管道輸送比例低,不適應成品油消費增長需求。目前仍以鐵路運輸為主,      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較大差距。

      通過分析美國、西歐和俄羅斯成品油管網的發展現狀和趨勢,總結出對我國成品油管道建設和管理的啟示,以指導我國成品油管網布局和發展。

      1      國外成品油管道發展現狀和趨勢

      1.1      美國成品油管網概況

      美國成品油管道里程約15.3×104km,具有管道輸送比例高、管網布局密集、運輸品種多等特點。美國成品油管道發展經歷了三個大的階段,即汽油管道時代(1920-1940年)、成熟發展階段(1940-1960年)和大型化發展階段(1960-至今)。目前,美國境內成品油管網幾乎遍布美國各州,管徑小至152mm,大至1067mm不等。較為典型的科洛尼爾成品油管道,可輸送約118種成品油,輸油能力達1×108t/a,管道長度約8000km,管徑152mm~914mm不等,為世界最大的商用成品油管道。

      美國的成品油管道發展相對成熟,主要以管道維護和管理為主,管道運營高度市場化,大多屬專業化公司管理。輸送和銷售業務分離,用戶或銷售公司在交易中心通過長期、短期和現貨等多種方式從生產商處購買成品油,然后通過簽訂合同選擇某管道作為承運商,在管道終端取得油品進行使用。管道不參與資源與市場的交易,管道僅作為運輸商收取管道輸送費。

      美國跨州管道由美國聯邦能源管理委員會(FERC)負責管道的經濟監管,州內管道由美國各州管理委員會管理,美國運輸部(DOT)管道安全辦公室負責行業的安全措施監督。

      1.2      西歐成品油管網概況

      西歐地區成品油管道里程約2.7×104km,連接法國、英國、意大利、德國、荷蘭、比利時、西班牙和奧地利等國,主要集中在北約成員國,廣泛連通煉廠、機場、油庫等,呈現跨國、跨區域的格局。

      20世紀50年代開始,西歐各國普遍開始建設商用成品油管道,60年代中期以后建設加快,到70年代末,西歐各國先后建設了90多條大大小小的成品油管道,實現了煉廠與主要經濟區的連接。北約管道系統在西歐成品油管網中占據重要地位,由希臘管道系統(GRPS)、冰島管道系統(ICPS)、北意大利管道系統(NIPS)、挪威管道系統(NOPS)、葡萄牙管道系統(POPS)、土耳其管道系統(TUPS)、大不列顛聯合王國政府管道(UKGPSS)和存儲系統等8個國家管道系統和北歐管道系統(NEPS)、中歐管道系統(CEPS)等2個跨國管道系統構成。該系統管道總里程約1.2×104km,油庫總儲油能力為550×104m3。管道系統將分布在北約組織成員國內的油庫、空軍基地、民航機場、泵站、公路及鐵路裝運站、煉廠、接轉油站連為一體。

      西歐成品油管道覆蓋主要國家,管道發展相對成熟,以管道維護和管理為主。由于國家眾多,各國的條件和基礎不同,管道運營方式沒有統一模式。北約管道系統內,除兩個跨國管道系統分別由管道管理機構統一管理外,其他各國的管道系統均由各國國家機構獨自管理。歐洲成品油管網的管理特點是產權多國所有、跨國運輸量大、監管因地制宜、多種模式并存。

      1.3      俄羅斯成品油管網概況

      截至2014年底,俄羅斯成品油管道約1.91×104km(其中俄羅斯境內1.64×104km,烏克蘭境內0.12×104km,白俄羅斯境內0.12×104km,哈薩克斯坦境內0.03×104km),其中干線1.54×104km,支線0.37×104km。俄羅斯成品油管道分布較廣,連接俄羅斯歐洲部分的14座煉油廠,以及白俄羅斯的兩家煉廠(莫濟里和新波洛茨克),地域分布從克麥羅沃州到烏克蘭與匈牙利邊界和拉脫維亞的文斯皮爾斯港。俄羅斯的成品油管網呈現較明顯的跨國特征。俄羅斯地域廣闊,且以能源出口為導向,推動了成品油管道的建設步伐。最近幾年的主要目標是將波羅的海和黑海沿岸的成品油管道投入使用,增加俄羅斯港口的出口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對鄰國港口的依賴。按照俄羅斯石油運輸公司戰略發展規劃,2020年前俄羅斯石油運輸公司計劃除新建項目外還將擴建現有成品油管線,將成品油管線的接收能力提高70%,使之在2020年達到5450×104t/a的水平,即還需修建約2280km管道。近期俄羅斯規劃的成品油管網系統擴建工程包括西茲蘭—薩拉托夫—伏爾加格勒—新羅西斯克干線成品油管道(南方項目)、基里什—普利莫爾斯克干線成品油管道、科斯托沃—納格爾納亞(莫斯科)成品油管道等。

      俄羅斯對石油出口進行過調整,如20074月簽署了關于《成品油運輸公司并入石油運輸公司》的命令,強調壓縮原油出口,增加成品油出口,以獲取更大的利潤,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俄羅斯成品油管道發展。俄羅斯的成品油管道建設和輸送主要由俄羅斯石油運輸公司承擔,呈現出較強的國家意志,與我國的成品油管道發展模式具有相似之處。

      2      國外成品油管道發展啟示

      1)綜觀國外主要國家成品油管網布局,呈現出明顯的跨國、跨區域、網絡化特征。各國家或地區均根據自身國情開展成品油管網建設,例如美國主要立足于國內,實現國內成品油管道對煉廠和目標市場的連通,并大力建設支線管網,實現了較高的成品油管道輸送比例;歐洲主要依托歐盟、北約等一體化背景,加大區域內各國管網系統的互聯互通;俄羅斯則由于歷史原因,以及與歐洲的能源供應關系,呈現出部分跨國、跨區域的布局特征。

      在國內,從地區煉油能力、成品油需求匹配看,煉油能力缺口較大的地區是華北、華中、西南地區,煉油能力過剩的地區主要是東北、華東、西北。東北地區成品油需通過船運向沿海和沿長江區域供應;而西北地區成品油則通過已建的西部成品油管道、蘭鄭長管道和蘭成渝管道等向華中、西南地區輸送。隨著在建的錦鄭成品油管道投產,國內的成品油骨干管道布局將得到改善,并進一步實現跨區域連接,但仍存在各石油公司之間成品油管網互不連通的局面。國家能源局20142月印發《油氣管網設施公平開放監管辦法(試行)》(國能監管【201484號文件),要求油氣管網設施在有剩余能力的情況下,向第三方市場主體平等開放,提供輸送、儲存等服務,以提高油氣管網設施利用效率。隨著成品油管道輸送業務的公平開放和市場競爭的深化,國內成品油管網的互聯互通將成為主流發展趨勢;另外隨著骨干成品油管網的形成,為提高成品油管道輸送比例,支線建設將成為重點發展方向。我國成品油管網最終將形成資源多源化、管道網絡化、跨區域化、用戶多樣化的輸配格局。

      2)世界油氣資源的發展、各地區消費量的增加以及區間貿易規模的不斷擴大,促進了世界管道工業的快速發展,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各種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新設備不斷被開發應用,大口徑、高壓力管道的設計、施工技術也相對成熟,成品油管道正向著大口徑、大流量、高壓力、高鋼級、多批次方向發展。同時隨著計算機、SCADA系統、現代通信技術、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使管道系統的自動控制和管理進入了新階段。在歐洲和北美,數字化技術在長輸管道運營管理中已經被廣泛應用,例如監控與數據采集(SCADA)已成為新建管道的標配設施,成為當今管道自動化控制系統的基本模式。

      我國的成品油管網建設還將長期處于發展和完善之中,相對于國外成品油管道的成熟經驗,我國更宜發揮后發優勢,充分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和技術,利用互聯網、智能化、可視化等熱點技術,結合國內成品油管道公平開放、互聯互通等實際運營情況,經自主創新并充分融合,以高水平、高鋼級、大口徑、數字化、智能化為發展方向,發展出適應自身的成品油管道建設方向。

      3)國外成品油管網運營以多介質、多批次順序輸送為核心技術,成品油的順序輸送使得成品油的網絡化發展和靈活調配成為可能,目前國外的管道順序輸送已取得較大的技術優勢,例如美國科洛尼爾成品油管道可輸送多達百余種成品油,加拿大的Lakehead管道可實現46種介質的順序輸送。

      在我國,隨著成品油管道的網絡化和油品需求的多樣化,推進多牌號、多批次的順序輸送技術將成為必然趨勢。但是長輸管道因距離遠、周期長、環節多,在輸送過程中對成品油質量產生影響,而在國內只有國家汽柴油標準,相關的標準規范還不夠完善;同時成品油混油量的增加給混油處理帶來困難,且存在混油損失、處理費等承擔主體不明確等現象。特別是隨著成品油管道的進一步網絡化和多批次化,該問題將更加凸現。因此,我國應加大成品油多牌號、多批次輸送技術和標準研究力度,深入研究順序輸送技術,明確成品油管道輸送質量標準、混油損失承擔主體等,切實提高成品油調運和管道運行效率,促進成品油管道的網絡化發展。

      4)應致力于關鍵技術和關鍵設備國產化,避免過多依賴引進設備面臨政治風險。隨著今后我國大型管道建設的推進,關鍵技術、材料及裝備國產化已成為一個不可逆的進程。我國應繼續推進成品油管道涉及的輸油泵、大型閥門、界面監測等設施和技術的研發,加快國產化建設進程,一方面降低管道備品備件費用,提高維修及時性;另一方面有利于國內設備制造技術的提升。同時由于國際形勢復雜多變,關鍵設備的國產化可以避免政治、經濟因素而致的斷貨等風險,保障國家能源供應戰略安全。

      3      結論

      總體來看,北美、歐洲和俄羅斯的成品油管道在設計、建設、管理等方面已相對完善和成熟,雖然受地區政治、經濟、社會、法律等因素影響,呈現出與地區特定環境相匹配的發展方向和歷程,但較好地滿足了自身社會發展的需求。我國的成品油管網還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在管道建設、管理維護、能源安全等方面均需借鑒和充分吸收消化國外管道網絡化、智能化、多批次化的先進經驗,并結合基本國情,制定適合我國特色的成品油管網發展策略。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掃碼訪問手機版

QQ|關于我們|網站地圖|油氣儲運網 ( 魯ICP備11007657號-3 )

GMT+8, 2025-9-5 11:07 , Processed in 0.01551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